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蒙古族源考古项目开展多学科研究并举迈入创新区

发布时间:2014-09-10文章出处:新华网作者:汪永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开展多学科领域共同合作发掘研究,在陈巴尔虎旗岗嘎墓地遗址出现“田野考古”“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人类学考古”“农业考古”“环境考古”“地理考古”等学科齐头并举的“合纵立体”发掘研究。学者认为,考古队伍整齐有序、研究成果异彩纷呈的创新局面标志我国考古事业迈入创新区。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日前闭幕的“蒙古族源学术研讨会”总结发言中指出,针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的深入开展和创新实施,一些令人瞩目的考古科研成果也陆续浮出水面。他认为,相关学科交叉研究涵盖了蒙古族源研究的每个课题,具有方法创新、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意义。国内外学者相互证据的支持,综合考古学新材料凸显史学价值,呈现了巨大影响力。
 
  据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介绍,蒙古族源考古项目依据考古学的研究思路,借用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方法与技术,对考古遗址所在的区域进行调查和取样,对多种遗迹和遗物进行鉴定、测试和分析,对各类与考古研究相关的资料进行定量统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认识遗址或遗迹的空间信息、遗存的绝对年代、自然环境特征、人类自身与体质相关的特征、人类的多种生存活动以及生产和社会行为特征等。他指出,蒙古族源研究项目综合科技考古近期成果表明,呼伦贝尔地区的牧民生业现状在某种程度上与蒙古族起源发展时期生业有相当的一致性。
 
  北京大学教授夏正楷介绍,呼伦贝尔草原作为蒙古族发祥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由呼伦湖、贝尔湖和额尔古纳河形成广阔平坦的冲积平原,其间有30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5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近年来对其地理气候因素研究表明,呼伦贝尔草原很早就有人类活动,一万年前著名的“扎赉诺尔人”就已经在涉足此地活动并留下令世人关注的遗迹。
 
  他认为,蒙古草原上广泛分布的细石器遗存其文化特征进一步证明,进入新石器时期后,逐渐变暖的呼伦贝尔草原自然气候条件改善使蒙古草原先民们从事采集和狩猎等活动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在这一地区使用细石器的先民与蒙古族的先祖曾经先后生活在这里,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和文化传承。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张雪莲研究员介绍,在实施蒙古族起源课题研究过程中,在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岗嘎墓地的发掘现场采集了少量标本并进行碳十四测年以及人骨稳定同位素食性分析等研究,其年代测定结果显示,岗嘎墓地年代大约存在于八到十世纪,处在蒙古族发祥早期阶段。同时进行的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时游牧于此的蒙古族先民食物中肉类比例较高,体现出非常明显的牧区食物特征。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强调,在蒙古族源课题项目谢尔塔拉及岗嘎墓地遗址的发掘中,“实验室考古”的创新实践使以“独木棺”为葬具的墓葬原始信息得到充分的保护利用,有效实施了“科技考古”手段,将田野处置、室内发掘、科技指导、文物保护等融为一体,利用可控的操作空间进行全方位研究,达到了获取完整准确墓葬信息与保护文物的考古发掘目的。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朱泓教授介绍,有关古代鲜卑族和蒙古族的族源、渊源和流向问题一直为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语言学等领域学者所关注。近年来通过对这一地区墓葬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的人骨遗骸进行多方面系统研究,结果证明我国古代鲜卑族、契丹族和蒙古族在体质人类学特征上基本一致,在蒙古族源课题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重大课题

蒙古族源考古项目开展多学科研究并举迈入创新区

发布时间:2014-09-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开展多学科领域共同合作发掘研究,在陈巴尔虎旗岗嘎墓地遗址出现“田野考古”“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人类学考古”“农业考古”“环境考古”“地理考古”等学科齐头并举的“合纵立体”发掘研究。学者认为,考古队伍整齐有序、研究成果异彩纷呈的创新局面标志我国考古事业迈入创新区。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日前闭幕的“蒙古族源学术研讨会”总结发言中指出,针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的深入开展和创新实施,一些令人瞩目的考古科研成果也陆续浮出水面。他认为,相关学科交叉研究涵盖了蒙古族源研究的每个课题,具有方法创新、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意义。国内外学者相互证据的支持,综合考古学新材料凸显史学价值,呈现了巨大影响力。
 
  据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介绍,蒙古族源考古项目依据考古学的研究思路,借用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方法与技术,对考古遗址所在的区域进行调查和取样,对多种遗迹和遗物进行鉴定、测试和分析,对各类与考古研究相关的资料进行定量统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认识遗址或遗迹的空间信息、遗存的绝对年代、自然环境特征、人类自身与体质相关的特征、人类的多种生存活动以及生产和社会行为特征等。他指出,蒙古族源研究项目综合科技考古近期成果表明,呼伦贝尔地区的牧民生业现状在某种程度上与蒙古族起源发展时期生业有相当的一致性。
 
  北京大学教授夏正楷介绍,呼伦贝尔草原作为蒙古族发祥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由呼伦湖、贝尔湖和额尔古纳河形成广阔平坦的冲积平原,其间有30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5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近年来对其地理气候因素研究表明,呼伦贝尔草原很早就有人类活动,一万年前著名的“扎赉诺尔人”就已经在涉足此地活动并留下令世人关注的遗迹。
 
  他认为,蒙古草原上广泛分布的细石器遗存其文化特征进一步证明,进入新石器时期后,逐渐变暖的呼伦贝尔草原自然气候条件改善使蒙古草原先民们从事采集和狩猎等活动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在这一地区使用细石器的先民与蒙古族的先祖曾经先后生活在这里,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和文化传承。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张雪莲研究员介绍,在实施蒙古族起源课题研究过程中,在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岗嘎墓地的发掘现场采集了少量标本并进行碳十四测年以及人骨稳定同位素食性分析等研究,其年代测定结果显示,岗嘎墓地年代大约存在于八到十世纪,处在蒙古族发祥早期阶段。同时进行的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时游牧于此的蒙古族先民食物中肉类比例较高,体现出非常明显的牧区食物特征。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强调,在蒙古族源课题项目谢尔塔拉及岗嘎墓地遗址的发掘中,“实验室考古”的创新实践使以“独木棺”为葬具的墓葬原始信息得到充分的保护利用,有效实施了“科技考古”手段,将田野处置、室内发掘、科技指导、文物保护等融为一体,利用可控的操作空间进行全方位研究,达到了获取完整准确墓葬信息与保护文物的考古发掘目的。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朱泓教授介绍,有关古代鲜卑族和蒙古族的族源、渊源和流向问题一直为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语言学等领域学者所关注。近年来通过对这一地区墓葬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的人骨遗骸进行多方面系统研究,结果证明我国古代鲜卑族、契丹族和蒙古族在体质人类学特征上基本一致,在蒙古族源课题中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作者:汪永基

文章出处: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