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发布时间:2017-06-22文章出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作者:
  2017年5月27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批准号:12@ZH014)学术研讨会在辽宁师范大学举行,公布了项目课题组近三年以来,在蒙元帝陵资料整理与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此次研讨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主办,“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族源研究中心、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呼伦贝尔学院、辽宁师范大学、鄂尔多斯青铜博物馆等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师生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新华通讯社、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文物报以及地方媒体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全程报道。
 
  项目首席专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巍研究员,项目首席专家、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孟松林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代表项目组向辽宁师范大学赠送“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最新研究成果。
 
  王巍研究员指出,该项目自立项以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党委领导的高度关注,并给予过重要批示。通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可以断定在公元九至十世纪蒙古族的祖先分布在呼伦贝尔地区,而该项目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关元朝帝陵的研究,是由项目组专家、辽宁师范大学田广林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来完成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孟松林教授认为,该项目自立项以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蒙古国、俄罗斯和日本的专家学者多次到项目基地进行考察研究。呼伦贝尔作为项目的主要实施地区,呼伦贝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该项目的实施与进展,并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投资建设多个相关博物馆和研究基地。
 
  随后,田广林教授做了题为“元朝帝陵资料整理与初步研究”的专题学术报告,并公布了对蒙元帝陵资料汇编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该成果是田教授带领团队历时3年,搜集了近百年来、约400万字的中外考古文献和研究论著,通过系统性的整理、勘误,澄清了围绕元朝帝陵的诸多争议,特别是“起辇谷”问题,田广林教授认为,“起辇谷”很可能位于克鲁伦河上游地区。另据最新考古文献的研究显示:受“归葬祖茔”之俗影响,蒙元王朝历代帝王的陵寝应在克鲁伦河流域,因此对于中国境内的克鲁伦河下游至呼伦湖一带有进一步排查的必要。王巍研究员指出,围绕元朝帝陵,世界学术界对蒙古族的起源和发展有重大争议,重要原因就是缺少考古学证据和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成果。他认为比起找到蒙元帝陵的所在,理解“秘葬”文化背后蒙古民族文化的产生、变化及内涵更为重要。孟松林教授认为,海量文献资料的整理、解读工作,是探究蒙元帝陵的重要支撑,应持续进行下去,为后人打下基础。
 
  “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自2012年开始实施,以科学构建蒙古史前史和元朝帝陵研究为主要学术目标,通过考古学手段综合历史学、民族学、体质人类学、语言学等展开多学科交叉研究,系统阐释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之前的蒙古族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同时对元朝帝陵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在相关地区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汇集了中外优秀专家学者的研究团队,搭建了长效的合作机制,近五年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田野考古、实验室考古工作,推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蒙古族源研究新成果,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文化安全做出贡献。
 
责编:李来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重大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发布时间:2017-06-22

  2017年5月27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批准号:12@ZH014)学术研讨会在辽宁师范大学举行,公布了项目课题组近三年以来,在蒙元帝陵资料整理与研究方面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此次研讨会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主办,“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族源研究中心、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呼伦贝尔学院、辽宁师范大学、鄂尔多斯青铜博物馆等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师生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新华通讯社、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文物报以及地方媒体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全程报道。
 
  项目首席专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巍研究员,项目首席专家、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孟松林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代表项目组向辽宁师范大学赠送“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最新研究成果。
 
  王巍研究员指出,该项目自立项以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党委领导的高度关注,并给予过重要批示。通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可以断定在公元九至十世纪蒙古族的祖先分布在呼伦贝尔地区,而该项目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关元朝帝陵的研究,是由项目组专家、辽宁师范大学田广林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来完成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孟松林教授认为,该项目自立项以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蒙古国、俄罗斯和日本的专家学者多次到项目基地进行考察研究。呼伦贝尔作为项目的主要实施地区,呼伦贝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该项目的实施与进展,并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投资建设多个相关博物馆和研究基地。
 
  随后,田广林教授做了题为“元朝帝陵资料整理与初步研究”的专题学术报告,并公布了对蒙元帝陵资料汇编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该成果是田教授带领团队历时3年,搜集了近百年来、约400万字的中外考古文献和研究论著,通过系统性的整理、勘误,澄清了围绕元朝帝陵的诸多争议,特别是“起辇谷”问题,田广林教授认为,“起辇谷”很可能位于克鲁伦河上游地区。另据最新考古文献的研究显示:受“归葬祖茔”之俗影响,蒙元王朝历代帝王的陵寝应在克鲁伦河流域,因此对于中国境内的克鲁伦河下游至呼伦湖一带有进一步排查的必要。王巍研究员指出,围绕元朝帝陵,世界学术界对蒙古族的起源和发展有重大争议,重要原因就是缺少考古学证据和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成果。他认为比起找到蒙元帝陵的所在,理解“秘葬”文化背后蒙古民族文化的产生、变化及内涵更为重要。孟松林教授认为,海量文献资料的整理、解读工作,是探究蒙元帝陵的重要支撑,应持续进行下去,为后人打下基础。
 
  “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自2012年开始实施,以科学构建蒙古史前史和元朝帝陵研究为主要学术目标,通过考古学手段综合历史学、民族学、体质人类学、语言学等展开多学科交叉研究,系统阐释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之前的蒙古族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同时对元朝帝陵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在相关地区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汇集了中外优秀专家学者的研究团队,搭建了长效的合作机制,近五年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田野考古、实验室考古工作,推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蒙古族源研究新成果,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文化安全做出贡献。
 
责编:李来玉

作者:

文章出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