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二年会分组讨论第三组讨论小结

发布时间:2009-08-20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考古学会秘书处
                        
                                   
    第三组成员一共21人,小组共有15位代表发言。论题涉及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到宋元各个阶段。讨论的范围从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聚落形态、墓葬结构与墓葬分期、铜器、瓷业研究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史前考古方面有5位代表发言。
    王守功对山东地区史前环境与文化分区所做的研究,实际上是在海岱文化区的框架内运用区系类型理论的一次成功尝试,他将山东史前文化分为鲁北、鲁南、胶东三个区域,考察了各自区域从北辛文化到岳石文化时期的文化发展进程。此外,还就区域与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展开了讨论,特别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时期两次大规模西迁所造成的文化变迁,以及参与中原地区夏商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蒋乐平针对浙江地区早期新石器的考古发现所表现出来的考古学文化的认知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将一系列现象列出来,表达对某些学术问题的困惑,引发了大家思考,这种思考也是对区系类型理论的一种新的理解过程。
    郭伟民从一个具体的考古学遗存——即城头山遗址的大溪文化第四期出发,对该遗存以及与此相关的遗存进行了性质上的归类,他借用了“油子岭文化”的概念。并对该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架构以及这个时期长江中游区域间的交流、文化整合、社会形态等问题也展开了相应的分析。
    与两湖地区相比,广西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并不是十分清晰,但是,最近十多年来所做的工作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大量的考古学物证。李珍根据已知的材料,将广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划分为六个区,虽然完善各个区域的文化序列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但这种在区系类型思想指导下的学术路径无疑为解决这个问题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海南岛,以丘刚为代表的一批考古人还在为建立海南省的史前文化编年而努力,这些努力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从目前的材料来看,海南的史前社会进程大致从洞穴时期的早期阶段,发展到沿海岸线分布的沙丘-贝丘时代,再到山坡-台地类型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种聚落遗址的变迁多与经济形态的变化有关。由于孤悬海外,导致这里的史前文化相对滞后,很难形成发达的社会实体。同时,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得它比较容易接受东南亚地区文化的影响,一种特殊的制作树皮布的石拍成为南岛语族文化传播到海南岛的证据。
    商周考古方面共有7位代表就相关议题作了发言。
    徐恒彬先生对广泛发现于华南地区的“王”字形青铜器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系统考察。并从相关铜器分布区域上对西瓯及苍梧的地望加以探讨。
    曹锦炎先生对出土于老余杭南湖的一件工吴王Zu Gou工吴(吴王余祭)剑上的铭文和它所涉及到的吴国社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高成林对东南地区出土的三段式铜尊的年代和分布范围进行了排队,并对这种铜器的源流加以考察,将这种铜器的演变、传播与当时东南地区复杂的文化进程相联系。徐长青全面介绍了江西地区青铜文化的特征。他指出,江西的青铜文化可以分为赣中赣北区、赣东北区和赣南区三大块,这三大区域内的青铜文明各有自己的源头和流向,其经济形态和风俗习惯也有差异。赣中、赣北区的吴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新干大墓和瑞昌铜岭矿冶遗址的发现,不但确立了吴城文化在江西青铜文化中的主导地位,而且极大提升了江西青铜文化在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中的地位。江淮地区西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的建立是近年安徽地区考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宫希成将该地区分为东、西两大块,西部为堰墩文化,从西周早期到春秋中期,谱系完整,与群舒有着直接的关系;东部为何郢文化,出土了大量的遗物,包括陶器、小件铜器和动物骨骼在内的遗存为该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郑州大师姑城址曾经是一座二里头文化晚期的城,后来又在此基础上筑造了先商和二里岗早期的城,复杂的堆积关系对于判断夏商分界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李锋通过具体的考古材料,对大师姑城址的学术价值作了全面评估,并指出该城址有可能是汤之wei亳。
    在黄河下游,以寿光双王城为代表的盐业遗址的考古发现近年取得重大进展,莱州湾沿海地区一共发现了类似的制盐遗址200余处,这些遗址的年代从龙山时代到宋元时期,但主体部分是晚商至西周早期,双王城遗址进行过大规模的田野考古发掘,通过若干制盐作坊的清理,基本重建了整个制盐的流程。党浩借助于对这些遗址的空间分布的研究,对商代渤海湾南岸晚商至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的变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另外3位代表的发言是关于墓葬与陶瓷方面。
    宋国定介绍了丹江流域东周到两汉时期的积石积炭墓,并对这些墓葬的形制、结构进行了详细讨论,他比较了流行于北方地区的积石墓,认为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徐承泰整理了南阳地区数千座汉墓,这次为大会介绍的这批汉墓的材料,他将其分为七期,并从陶器组合和器物形态演变等方面考察了南阳地区汉墓发展演变的逻辑过程,这一成果显然可以成为南阳乃至周边地区汉墓分期的标尺。
    王新天全面分析了东南地区陶瓷业的发展,他以从大陆看海洋的视角,对外销瓷方面作了深度研究。他指出,东南瓷业格局的兴衰、瓷器种类的变化、产品面貌特征等与海洋经济文化圈的异动、海洋政策变化、海外航路和消费习俗变迁等因素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海洋特征。
    总体说来,本组代表的发言内容紧紧围绕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并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作了许多个案的研究。无论是史前研究还是历史时期的考古学研究,都是对这一理论的深入理解和消化的过程。大家感到,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交流,在不断深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今天,区系类型理论无疑将在今后长期指导我们的考古学的实践。(汇报者:  郭伟民)
 
 
 
(责任编辑:孙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通知公示

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二年会分组讨论第三组讨论小结

发布时间:2009-08-20

                        
                                   
    第三组成员一共21人,小组共有15位代表发言。论题涉及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到宋元各个阶段。讨论的范围从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聚落形态、墓葬结构与墓葬分期、铜器、瓷业研究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史前考古方面有5位代表发言。
    王守功对山东地区史前环境与文化分区所做的研究,实际上是在海岱文化区的框架内运用区系类型理论的一次成功尝试,他将山东史前文化分为鲁北、鲁南、胶东三个区域,考察了各自区域从北辛文化到岳石文化时期的文化发展进程。此外,还就区域与文化间的交流与互动展开了讨论,特别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时期两次大规模西迁所造成的文化变迁,以及参与中原地区夏商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蒋乐平针对浙江地区早期新石器的考古发现所表现出来的考古学文化的认知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将一系列现象列出来,表达对某些学术问题的困惑,引发了大家思考,这种思考也是对区系类型理论的一种新的理解过程。
    郭伟民从一个具体的考古学遗存——即城头山遗址的大溪文化第四期出发,对该遗存以及与此相关的遗存进行了性质上的归类,他借用了“油子岭文化”的概念。并对该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架构以及这个时期长江中游区域间的交流、文化整合、社会形态等问题也展开了相应的分析。
    与两湖地区相比,广西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谱系并不是十分清晰,但是,最近十多年来所做的工作则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大量的考古学物证。李珍根据已知的材料,将广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划分为六个区,虽然完善各个区域的文化序列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但这种在区系类型思想指导下的学术路径无疑为解决这个问题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海南岛,以丘刚为代表的一批考古人还在为建立海南省的史前文化编年而努力,这些努力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从目前的材料来看,海南的史前社会进程大致从洞穴时期的早期阶段,发展到沿海岸线分布的沙丘-贝丘时代,再到山坡-台地类型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这种聚落遗址的变迁多与经济形态的变化有关。由于孤悬海外,导致这里的史前文化相对滞后,很难形成发达的社会实体。同时,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得它比较容易接受东南亚地区文化的影响,一种特殊的制作树皮布的石拍成为南岛语族文化传播到海南岛的证据。
    商周考古方面共有7位代表就相关议题作了发言。
    徐恒彬先生对广泛发现于华南地区的“王”字形青铜器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系统考察。并从相关铜器分布区域上对西瓯及苍梧的地望加以探讨。
    曹锦炎先生对出土于老余杭南湖的一件工吴王Zu Gou工吴(吴王余祭)剑上的铭文和它所涉及到的吴国社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高成林对东南地区出土的三段式铜尊的年代和分布范围进行了排队,并对这种铜器的源流加以考察,将这种铜器的演变、传播与当时东南地区复杂的文化进程相联系。徐长青全面介绍了江西地区青铜文化的特征。他指出,江西的青铜文化可以分为赣中赣北区、赣东北区和赣南区三大块,这三大区域内的青铜文明各有自己的源头和流向,其经济形态和风俗习惯也有差异。赣中、赣北区的吴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新干大墓和瑞昌铜岭矿冶遗址的发现,不但确立了吴城文化在江西青铜文化中的主导地位,而且极大提升了江西青铜文化在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中的地位。江淮地区西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的建立是近年安徽地区考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宫希成将该地区分为东、西两大块,西部为堰墩文化,从西周早期到春秋中期,谱系完整,与群舒有着直接的关系;东部为何郢文化,出土了大量的遗物,包括陶器、小件铜器和动物骨骼在内的遗存为该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郑州大师姑城址曾经是一座二里头文化晚期的城,后来又在此基础上筑造了先商和二里岗早期的城,复杂的堆积关系对于判断夏商分界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李锋通过具体的考古材料,对大师姑城址的学术价值作了全面评估,并指出该城址有可能是汤之wei亳。
    在黄河下游,以寿光双王城为代表的盐业遗址的考古发现近年取得重大进展,莱州湾沿海地区一共发现了类似的制盐遗址200余处,这些遗址的年代从龙山时代到宋元时期,但主体部分是晚商至西周早期,双王城遗址进行过大规模的田野考古发掘,通过若干制盐作坊的清理,基本重建了整个制盐的流程。党浩借助于对这些遗址的空间分布的研究,对商代渤海湾南岸晚商至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的变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另外3位代表的发言是关于墓葬与陶瓷方面。
    宋国定介绍了丹江流域东周到两汉时期的积石积炭墓,并对这些墓葬的形制、结构进行了详细讨论,他比较了流行于北方地区的积石墓,认为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徐承泰整理了南阳地区数千座汉墓,这次为大会介绍的这批汉墓的材料,他将其分为七期,并从陶器组合和器物形态演变等方面考察了南阳地区汉墓发展演变的逻辑过程,这一成果显然可以成为南阳乃至周边地区汉墓分期的标尺。
    王新天全面分析了东南地区陶瓷业的发展,他以从大陆看海洋的视角,对外销瓷方面作了深度研究。他指出,东南瓷业格局的兴衰、瓷器种类的变化、产品面貌特征等与海洋经济文化圈的异动、海洋政策变化、海外航路和消费习俗变迁等因素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海洋特征。
    总体说来,本组代表的发言内容紧紧围绕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并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作了许多个案的研究。无论是史前研究还是历史时期的考古学研究,都是对这一理论的深入理解和消化的过程。大家感到,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交流,在不断深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今天,区系类型理论无疑将在今后长期指导我们的考古学的实践。(汇报者:  郭伟民)
 
 
 
(责任编辑:孙丹)

作者:考古学会秘书处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