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积极参与课题,推动学科建设

发布时间:2015-04-2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袁靖

    考古科技中心自1995年成立开始,就被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列为50个重点扶植学科之一,连续5年每年投入经费5万元。到2002年,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列为全院首批57个重点建设学科之一,同时被列为全院6个重点研究室之一。继续连续支持5年,但是每年投入的经费一下子增长4倍,达到20万元。院科研局对我们考古科技中心的发展给予了极大地支持,这种长时间的、不间断的、大额度的经费投入,充分保证了考古科技中心各个研究和技术部门的基本发展要求,为考古科技中心的正常运转奠定了最根本的保证。
    考古科技中心是一个文理结合的研究机构,我们所从事的研究,需要借助于仪器设备,需要进行测试和化验,整个研究过程所需要的经费,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人文科学研究。多年来,我们考古科技中心的各个研究和技术部门并没有满足于完全依赖院科研局的经费支持,而是在院、所各级领导的指导和鼓励下,积极开拓思路,适应科研工作的要求,参与各种机会的竞争,争取各种课题费的支持,在实行课题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
    我们认为,实行课题制,便于研究人员正确认识自己选择的课题的研究意义,准确把握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现状、自己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条件,认真组织好研究队伍,科学地设计研究的目的、内容、技术路线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切合实际地安排好课题实行期间每个年度的计划,实实在在地制定具体的考核目标。科研人员提出的课题申请,要经过专家们的评审,按照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课题的设计,保证课题的可行性。在这样的前提下,科研人员在执行课题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解决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逐步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取得带有原始创新或集成创新的科研成果,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考古科技中心实行的课题制包括省部级课题和中心自己的课题两大类。以下分别叙述。

一、省部级课题
    考古科技中心参与的第一个省部级以上的课题就是自1997年至2000年的国家“九五”重点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心的碳十四测定年代实验室参与了其中大量常规碳十四年代测定工作。我们在课题执行过程中,添置了设备,培养了人才,与其他来自历史、考古、天文、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最后提交了列出商代后期自盘庚迁殷到西周共和元年这个近500年里各个王在位的时间,提出商代前期自汤到阳甲这300年里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提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这个夏代的基本年代框架的夏商周年代简表。
    如果说考古科技中心在首次参加的国家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涉及的研究人员,仅仅是从事碳十四测定年代的话。那么,中心自2002年到2003年参加的国家科技部的课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中,则除了碳十四测定年代的人员以外,又增加了从事环境考古和冶金考古的研究人员。通过这样的研究,除了中心的碳十四测定年代工作又有新的进展以外,我们对于豫西晋南地区龙山时期的自然环境研究,对于陶寺遗址的冶金技术研究都有了新的认识。
如果说考古科技中心在国家科技部的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中参加的研究人员仅仅包括从事碳十四年代测定、环境考古和冶金考古的话,那么,中心自2004年至2005年参加的国家科技部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中,则在上述三个研究领域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从事植物考古、动物考古、食性分析、陶器成分研究等多个新的领域,中心的大多数人员都参与了这项研究。另外,我们还与第一研究室及外单位合作,开展家养动物的DNA研究和石器和玉器的工艺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进一步确立了碳十四年代系列样品的测试方法,完善了中原地区从龙山文化至二里头文化的绝对年代谱系;复原了中原地区特定时间段里的自然环境;填补了有关当时农业、手工业等技术和经济状况研究的空白。为我们在比较精确的年代框架里,认识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变迁、探讨技术和经济发展状况与文明演进的关系提供了一系列实证性的资料。
    如果说,考古科技中心在参与国家科技部的课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中的研究人员虽然来自中心的大部分研究领域,但这些还是属于初步尝试,包括DNA研究在内的一些方法尚属于探索阶段的话。那么,此次考古科技中心参与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的研究,则包括了中心全部研究人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一共分为4个课题。中心碳十四测定年代实验室参与 “3500BC-1500BC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年代学研究”这个课题。中心环境考古实验室和植物考古实验室的同志参与“3500BC-1500BC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环境考古研究”这个课题,并担任第二负责人。中心动物考古实验室、农业考古实验室、食性分析实验室、物质结构和成分分析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参与“3500BC-1500BC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技术和经济研究”这个课题,并担任第一负责人。中心考古勘探实验室、人骨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参与“3500BC-1500BC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社会与精神研究”这个课题。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全部4个课题中主持1项、参与主持1项、参与2项。在国内众多考古文博研究、教学机构中,考古科技中心是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中承担任务最多的一个研究室级别的部门,这充分体现了考古科技中心作为科技考古“国家队”的实力。
    如果说,在以国家科技部为主的国家有关部委支持的多个大型课题的支持下,考古科技中心的各个研究部门均得到了全面发展的话,中心有关人员申请的另外一些国家级、院级和省部级课题,也从其他多个角度,极大地推动了中心一些研究和技术部门的发展进步。
    比如,我们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从胶东半岛的贝丘遗址看古代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通过植物微体化石研究黄淮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经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GIS支持的山东沭河流域聚落考古研究”、“ 中国农业、家畜和陶器的起源”、“ 黄河上游官亭盆地史前文化人地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基金课题“卫星遥感在城址考古研究的应用与研究”、“ 孢粉分析在山东新石器时代考古中的应用”,国家文物局课题“全国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等等,都在不同的研究或技术领域里提出了一批带有填补空白性质的成果,帮助我们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中成长起来。
    而目前正在实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西辽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演变与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和发展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考古学的方法和技术”,国家文物局课题“动物骨骼图谱”、“ 西辽河上游地区史前农业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与当地生态环境演变的关系”、“ 稳定同位素碳十三、氮十五分析应用于流水墓地和前掌大遗址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 青海柴达木地区年轮年表的建立与考古定年、古文化”等等,也必将对各个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及研究人员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另外,我们还完成过几项所级课题,比如, 2003年结项的“中国古代家猪起源和发展”、“ 中国北方地区树木年轮浮动年表”、“ 青铜器保护研究”等等,这些课题的完成,同样锻炼了我们的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二、考古科技中心的课题
    如果说,申请省部级课题对我们整个学科及各个研究领域建设的发展发挥了极大作用的话,那么中心一级课题的实施,则为帮助中心一些从事技术工作的同志的发展、帮助中心一些研究人员建立新的课题及培养中心的年轻同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2002年考古科技中心被院里列为重点学科时,中心申请的院级以上课题不多,一些从事技术工作的同志没有机会开展研究,一些研究人员试图建立新的课题又缺乏研究基础,一些年轻同志没有能力比较独立地开展研究。
    考古科技中心为此专门动用院科研局下拨的重点学科建设的经费,设立了考古科技中心的课题。中心的课题专门面向从事技术工作的同志、尝试开展新的研究的同志和比较年轻的同志。
    考古科技中心提出的申请中心课题的要求是题目要小,要已经具备开展研究的实物材料,要保证在一至二年内完成任务。我们从填写申请书开始就对一些年轻同志进行认真培训,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在研究过程中经常给予关注,帮助他们不断克服技术难题,在验收时严格把关,要求提交经得起论证的论文。
    这种中心课题制的实施,为我们考古科技中心各项的工作全面发展提供了保证,为考古科技中心坚持持续创新提供了保证,同时也为考古科技中心的事业后继有人提供了保证。
    我们在2002年设立的课题有“物探在陶寺遗址中的作用”、“江苏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的人骨”、“周人的种族构成及肢骨研究”、“殷墟花园庄54号墓土壤化学成分分析”、“出土车马具的画法”、“计算机制图在考古中的应用”、“二里头墓葬出土遗物的清理和研究”、“山东前掌大遗址出土的彩绘牌饰清理”、“甑皮岩遗址出土陶器的实验考古”等9项。
    2004年设立的课题有“地磁勘探在考古遗址中的应用―古代建筑夯土台基的寻找”、 “过滤材料对系统净化的作用比较”、 “山西陶寺遗址的人骨”、 “二里头遗址墓葬遗迹的清理与研究”、“山东前掌大出土商代嵌蚌彩绘漆牌饰的复原研究”、“先秦车马具研究”、 “滕州前掌大商末马车的复原”、 “殷墟新出土特殊遗物的清理、保护与研究”、 “考古遗址图绘制中的PHOTOSHOP运用”、“ 从前掌大器物的拍摄谈文物摄影的几个问题”等10项。
    上述这些课题大多由年轻同志承担,其中涉及文物修复与保护、考古绘图、考古照相等技术人员的研究占了较大的比重,另外也包括土壤分析等新的研究内容的探讨。
    经过这些中心课题的实施,不少同志的科研水平和技术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一些新的研究课题得以开发。现在中心的全部年轻同志都在一项或几项院级或其他省部级课题中承担任务,正在成为中心科研和技术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总而言之,课题制所强调的科学性、可行性、针对性、时间性和约束性等等,对于我们考古科技中心的学科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课题制的实施,我们创建了科研氛围,争取了科研经费,增添了科研设备,提高了科研水平,取得了科研成果,培养了科研人才。今后,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课题制,在实施课题制的过程中,把考古科技中心建设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