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科技铸就考古梦——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荣获社科院2013—2015年度先进集体

发布时间:2016-08-30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专门从事科技考古的研究机构,主要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推广科技考古的研究方法,获取传统考古学难以或无法得到的大量科学信息,以提升我国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整体水平。中心现已成为当前世界上从事科技考古研究门类最为齐全、研究资料最为丰富的科研机构之一,被国际同行视为东亚地区最好的科技考古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实验设备齐全,科研力量雄厚。中心成立于1995年,它的成立顺应了国内外考古学的发展趋势,在当时的中国考古界可谓创举,同时也是一次挑战性的尝试,这不仅是时代对中国考古学提出的要求,也是考古学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经之路。在2015年召开的“科技人、考古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成立20周年大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深情回忆道:“1995年注定是值得铭记的一年,对于我个人而言,那一年我取得了日本九州大学颁发的文学博士学位;对于考古所而言,那一年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这正是现在科技考古中心的前身。”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科技考古已经历了由逐步应用到全面推广的过程,其学术价值和深远意义早已在我国考古学研究的发展进程中彰显出来。作为科技考古的排头兵,中心为完善我国科技考古学科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曾先后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扶持学科和重点学科,2002年开始被列为院6个重点研究室之一。2010年,在动物考古和植物考古两个实验室的基础上,中心又设立了动植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随着2011年考古研究所整体进入院创新工程,院里对中心的硬件投入和经费支持空前加大,为中心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优秀平台和广阔空间。由此,中心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极大增强了实验设备硬实力和科研力量软实力,现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比肩”的学科地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打造考古“两库”,优化人才结构。为顺应当前考古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中心着力打造了科技考古标本库和数据库。据中心主任、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介绍,目前中心有15个实验室先后开展科技考古活动,形成相当规模的大数据考古方法与手段,拥有遥感影像资料500余幅、土壤样品1000余份、人骨1万余例、动物遗存20余万件,并收集现生动物标本150余种、现生种子标本2000余种。现生比对动物标本的收集和收藏工作十分复杂且非常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对此,中心吕鹏副研究员深有体会。他介绍说,最初现生动物骨骼的收集主要是依靠自己制作,从各地购回所需动物种属,由屠夫宰杀后,通过整体土埋的方法,经过1—2年的时间待肉及软组织彻底腐烂后再将其收集回来,对于小型动物还会通过水煮法来去除骨骼表面的肉。这部分骨骼上保留了关于动物种属、屠宰和食用方法等方面很有价值的信息。现在,在我院创新经费的支持下,动物实验室也通过正规标本公司购置一些比较罕见的动物标本(譬如梅花鹿)。通过与标本公司详细沟通所需动物标本的信息(地域、年龄、性别和屠宰方式等),确保其制作质量。购置的动物标本不但能满足科研工作的需求,而且收藏了宝贵的现生动物骨骼形态和遗传信息。
 
  人才队伍建设一直是中心工作的重中之重。赵志军表示,中心现已建成一支符合现代考古学科发展需要、研究领域多样、年龄结构合理、以多名具备较高学术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主体的研究团队。中心现有科研人员20名,从年龄结构看,“50后”、“60后”与“70后”、“80后”各占一半。其中,有德高望重的资深专家,他们是科技考古相关领域研究的领军人物,为全面推广科技考古殚精竭虑,为青年学者的成才和发展甘当人梯;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80后”青年学者既具有扎实的考古学功底,又精通相关自然科学方法,日渐成为国内动物考古学、古DNA研究、食性分析等科技考古研究的中坚力量。
 
  攻关重大课题,科研业绩斐然。截至目前,中心已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国家文物局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以及中外合作课题达50余项,制定行业标准4项,出版专著和论文集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或全国性行业奖励20余项,其科研成果开创、完善了学科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观点。
 
  中心科研人员主编或独著的《科技考古》(1—4辑)《科技考古的方法与应用》《中国动物考古学》《植物考古学:理论、方法和实践》《考古测绘、遥感与GIS》《考古与地理信息系统》等专著或论文集以及《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遗存的收集与实验室操作规范》《田野考古植物遗存浮选采集及实验室操作规范》等行业标准有力地推进了科技考古在考古学及相关学科中的适用性和规范性,极大地提高了对考古遗存的解读能力,引领和带动了中国科技考古整体研究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向国际学术界展现了我国科技考古前沿和创新研究的实力。
 
  《科技考古》(第1辑)全面展示了中心在科技考古各个领域取得的优秀成就,1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1位考古学家曾专门为此撰文,在全国考古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并荣获2005年度全国文博考古最佳文集奖。《科技考古的方法与应用》是中国第一部面向考古人员、全面介绍科技考古各个领域从采样方法到研究过程的工具书,并附有相应的研究实例,这本书得到文物出版社的全额资助,出版后不到半年即售罄,荣获2012年度文化遗产十佳图书奖。
 
  刘建国研究员参与了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研发项目,该项目充分发挥了移动实验室机动灵活与系统性综合保护的特点,实现了考古探测、信息提取的科学化以及文物现场应急保护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移动实验室的研发成功是具有开创性的实践创新,为实现我国考古工作由基于传统经验转变为科学验证、建立与完善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将发挥巨大作用,荣获2009年度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创新一等奖、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袁靖研究员指导吕鹏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广西邕江流域贝丘遗址动物考古学研究》对于距今10000—6000年的广西邕江流域贝丘遗址群进行系统和综合的动物考古学研究,“由点带面”全面归纳和总结中国贝丘遗址的分布和特点,这在中国贝丘遗址研究历史上属于一项填补空白的创新性研究,获得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2012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优秀博士生导师荣誉称号,并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所内外各界人士的关心和帮助下,在老一辈考古学家的引领和开拓下,经过2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心现已成为符合现代考古学发展需要、具备极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基地。在今后的发展中,中心更应以我院创新工程的稳步推进为契机,力争为推动科技考古和考古学研究水平的稳步提高、完善我国学科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原文标题: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2015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选登    原文刊于:《社科院专刊》2016年8月26日总第35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