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殷墟,共探文明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与“文化传承发展”重要指示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党支部、科技中心与文保中心联合党支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室第二党支部于2024年1月16日在河南安阳殷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围绕商文明与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统一性”“创新性”“包容性”“和平性”——开展座谈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毓灵研究员、牛世山研究员、李志鹏副研究员、赵欣副研究员、陈相龙副研究员、廖奕楠助理研究员、刘念助理研究员、王勋助理研究员、郝宪莹研究实习员、夏依热博士、张鋆博士,中科院古脊椎所吴妍研究员、吕楠宁博士研究生以及相关青年同志参加了本次主题教育学习。
殷墟是中国考古学的圣地,殷墟遗址的发掘与研究成果生动的阐释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1928年以来,殷墟遗址近百年的发掘与研究,再现了晚商时期都城宫殿建筑、王陵宗庙、青铜工艺、宗教观念等历史场景,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找到了向上追溯的起点,也为认识西周以降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找到了源头。
“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使传说中的商朝彻底得到证实,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约1000年。”追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参加本次活动的党员、积极分子等所内外青年同志先后参观了考古所安阳工作站库房、殷墟王陵区遗址、殷墟遗址博物馆。
牛世山研究员为大家详细讲解了殷墟王陵区的重要考古发现,重点介绍了围绕王陵区东、西二区的二条陵园隍壕、祭祀坑、陪葬墓等近年来的重要发现与研究进展。他认为陵园隍壕与祭祀坑的发现与发掘对于商文明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改变了以往对商王陵园格局的认知,将进一步推动对商代陵墓制度及其对后世产生影响的研究,同时也为研究阐释商文明乃至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提供了新的实证资料。
考古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研究员带领大家参观了正在布展的殷墟遗址博物馆之后,饱含深情的讲授了殷墟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历史。他认为殷墟考古是由中国学者发起与组织的,为中国考古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考古学家,殷墟遗址考古发掘研究史是半部中国考古学史,中国考古学的历史学倾向根植于殷墟传统。何毓灵强调,殷墟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是考古所几代人默默坚守、辛勤付出的结果,本次参观对于刚入所的青年同志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田野实践,也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并鼓励大家心系“国之大者”,继承前辈先贤的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弘扬治学报国的优良传统。
科技考古中心副研究员李志鹏同志认为,商文明研究本身就是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延伸部分,研究阐释商文明是我们必须要承担的责任,每个人需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如科技考古的研究人员需要针对田野考古现场的具体情况,与田野发掘人员密切合作,从田野考古的方案设计、发掘伊始即同步融合,做好取样、测试与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要有问题意识和宏大思考,从考古的角度研究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考古所科技中心副主任陈相龙同志认为,殷墟遗址发掘初期便开始尝试探索多学科合作,殷墟发掘的主要组织者李济先生本人是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博士毕业,对殷墟出土人骨做了细致的分类与研究,又吸纳秉志、杨钟健等从事动物骨骼的研究,还特别注意稻米等植物遗存、收集了几千试管的木炭。他认为,主题思想教育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就是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初心和理想,具体到殷墟与商文明研究,需要大家继续秉承团队协作的理念,做好分工,围绕商文明这一重大问题,从聚落生命史、人地关系、人群构成、生业经济、手工业技术等角度开展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为研究阐释商文明做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妍研究员表示,本次主题思想教育活动使得大家不仅震撼于殷墟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巨大成绩,也更加深刻理解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她表示,未来希望能够深度参与殷墟遗址的考古研究工作,为研究阐释中华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贡献。
与会的其他同志纷纷发言,表达了参加本次主题党日活动的深切感受: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商文明灿烂辉煌的历史,更加深刻地感悟了中国考古学百年来的伟大成就,更加深刻地体会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大家一致认为,新时代的殷墟考古,需要以中华文明波澜壮阔的发展过程为纵坐标、以中外文明互鉴为横坐标,充分利用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方法,做好殷墟遗址和商文明的研究阐释工作。
供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党支部、科技中心与文保中心联合党支部
审核:唐锦琼 王明辉 何毓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