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队长谈纪律】高江涛 | “以戒为基 止观相踵” 遵守考古操作规程一样坚守纪律

发布时间:2024-07-16文章出处:高江涛作者:高江涛

  我是山西第二工作队队长高江涛。本人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毕业后,进入考古所工作至今。作为一个考古人,自己概括一下身上主要有三种“角色”:党员、研究人员、考古队长。这就要求我们在纪律的方方面面走深走实,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以及严守单位“十严禁”等,要时刻不忘、铭刻心间,下面结合考古工作实际,谈三方面的认识。

  一、“矩步引领须自许”

  1、严守首位的纪律: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是遵守的首位纪律。必须做到严格遵守、自觉执行;贯穿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执行到“考古探方”、到“室内整理”、到“科学研究”。

  2、加强学习、自省自查自律、对照对标。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中,学纪是关键的第一步。学习永远在路上,同样的,学习在田野,在发掘间,在科研中。更为重要的是学用结合,在自省其身的同时,对标优秀者,学以致用。

  3、考古队作为单位最基层“细胞”,严格遵守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考古队的具体工作地点一般在地方村镇,属于社会的最基层,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最基层的单位和组织,而不是无“红线”乱飞的风筝,更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合乌之卒”。必须严格遵守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只有管理与信息畅通,纪律如流水,上下沟通无滞才高效。

  纪律入心,严格自己,方可“矩步引领”,心中坦荡,高瞻远望,无愧人生。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现场(山西工作队成立于1958年,前身是黄河水库考古队山西分队,首任队长为张彦煌。主要在晋南地区开展考古发掘研究工作。)

  二、“以戒为基 止观相踵”

  纪律、科研、考古、生活、理想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守“正”方能创新。

  高质量科研与严的纪律不仅是并行不悖的,严的纪律还是高质量科研的保障。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和学术生态是守正严纪的必然结果。就考古工作而言,更是如此。“考古不是闹着玩的”至少有三层含义:第一,田野考古发掘本身是有技术操作规程的,这也是一种“纪律”,是考古学学科的科学前提。第二,考古发掘属于团体作业,是一个“集体”或“单位”,生产、生活、安全、文物保护等各类规章纪律,涉及方方面面;第三,考古学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和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学科。

  《君子七慎》:慎言,以养其德;慎行,以坚其志;慎微,以察秋毫;慎独,以守其心;慎欲,需知足常乐;慎友,便所遇皆良人;慎初,则勿以恶小而为之。七慎理念在新时代应赋予新内涵,对于科研工作者或者在大众中具有“专家”身份的学者而言,更是如此。纪律当先,慎言慎行;慎独慎欲,守初心,禁贪欲;慎微慎初,察秋毫,止小恶,时刻自省自身。

  充分理解和领悟“三有”原则:有纪律才会有动力;有纪律才会有敬畏;有纪律才会有成绩。在具体考古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实际上考古或科研工作与纪律或规范之间并无抵牾。做事工作散漫,心气惰散,又怎么可能产生动力,积极主动的搞科研。随心所欲、率性而为,又怎么可能有所敬畏,怎么可能做到有信仰、知行止、明大义。最为关键的是,浮躁无律,不做“冷板凳”,又怎么可能出成果、有创新、攀高峰。因此,我们坚信考古工作中有纪律才会“有动力、有敬畏、有成绩”。所谓“以戒为基”,才可开启智慧,洞见规律,探索本源。

  三、“守纪律者最自由”

  纪律是自由的前提,“是自由的第一条件”,因此,“守纪律者最自由”。考古队以及考古队长长期在地方从事考古和研究工作,要在纪律中处理好六种关系,这也算是我个人在陶寺考古二十年的有关“守纪”和“学用结合”的一点体会心得。即处理好:与地方领导干部关系;与同事队员之间关系;与同仁同行关系;与民工大众关系;科学研究和地方建设发展关系;考古发掘与遗产保护关系。

高江涛队长在考古发掘现场

  在处理上述六种关系中必须秉承把纪律与制度举过头顶、铭记心中、抓在手中的理念,这同时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与纪同行,方能双向奔赴。

作者:高江涛

审核:颜阳 高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