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检索
中国考古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41546项符合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111秒)

    昨天下午,沈家山考古发掘工作再现新的惊喜。在发掘一口古井时,发现了疑似汉前文物的陶罐和陶壶,让人们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到这块神秘的沈家山墓葬群。     
    在昨天出土的汉代古墓中,考古人员清理出汉代的木俑,这让考古人员感到惊喜,因为在沈家山像这样的木俑非常少见。因历史久远,已看不清木俑脸上刻画的表情。考古人员表示,木俑的出土表明这位墓主人应该属当时的......
    
    裴文中(1904-1982)中国现代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北京人第一个完整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字明华。河北省滦县人。清光绪三十年一月十九日(3月5日)生。1982年9月18日在北京逝世。    裴文中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后留学法国,从法国考古学家步日耶攻旧石器时代考古学,1937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研究员,兼该室周口店办事处主......
 
  昨日,襄樊市考古队在高新工业园区发掘出土了一座战国古墓。据工作人员介绍,此墓属战国中期楚墓,从已出土的青铜鼎、套剑、戈、漆器等文物可判断,墓主人是当时地位稍高的士大夫。...
      文物工作者日前在南水北调工程河北段考古发掘中,在容城县北城村南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是目前配合南水北调工程河北段考古发掘中时代最早的一处遗址。 
    北城村南遗址位于河北省容城县城北约500米,遗址面积约20000平方米。发掘工作于2006年4月15日开始,至今已完成发掘面积1100平方米,共发掘遗迹64个,其中灰坑59......








Four years ago, a carriage driven by six horses, considered as a symbol of the highest rank and used only for the emperor in ancient times, was discovered in Luoyang. Recently, a similar carriage was excavated again in the city's West Tanggong Road. This one, also driven by six horses, has been preserved in an even better condition than the......

汉长通道拱形顶近两米高,隐于汉长安城遗址西安门下近4米处 魏光敬

地下通道的拱形顶,全部由青砖卯咬相扣,看不出有任何黏合迹象 魏光敬 摄
    居安思危的皇帝,修建这样的地下通道,极有可能是用于避险逃生的。”站在汉长安城遗址西安门下挖出的地下通道旁,从事考古工作的王先生这样推测。     重修西安门发现地下通道     “汉长安城西安门是离未央宫最近,用于皇族出入......

11月11日,考古专家对南湖区新丰镇姚家村的遗址进行抢救性挖掘。记者赵颖硕摄
    挖下去,一厘米、一厘米,我们渐渐接近历史。连续的阴雨结束了,天终于放晴,姚家村遗址的挖掘工作也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昨天,考古人员在遗址上先布了4个探方,随后,16名工人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始挖土。记者从考古队了解到,今天4个探方基本会有轮廓出现,五六天后,考古人员有可能在这4个探方......
Construction workers in east China's Anhui Province have discovered a pair of conjoined tombs believed to be more than 1,000 years old, the local culture heritage administration said Saturday.

The tombs were found in Chuzhou City on March 27, when construction workers for a major development project unearthed a large number of ancient bricks.Cultu......
    粟,非粘性的小米,俗称为“谷子”,又称为“禾”、“稷”等。粟为百谷之长,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又往往作为各种粮食和谷物的统称或代称。
 
    根据考古发现来看,咸阳马泉西汉晚期墓墓道的四个陶瓮中,发现有谷子;咸阳杨家湾4号墓3号器物坑的陶仓内盛放有小米。西安三兆村3号西汉墓出土的釉陶仓(M3:2)上墨书“粟一京”,而仓内所盛谷物经鉴定为粟;西安白......
    大众传媒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公众对于自身直接感知之外的几乎所有认知,大都是从各类媒体中获得。因此,作为传播考古学的理念和知识的公众考古传播研究的重点,便应将各类媒体作为主要的研究和合作对象,探讨考古与媒体的最佳合作模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完善和增进考古界和媒体界的交流机制,加强两个领域之间的信息和人员互动,特别是专业公众考古传媒人才的培养,探......
首页  上一页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前  往
电话:010-84758788  E-mail:zgshkxw_cssn@163.com  京ICP备11013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