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 为您搜到的结果
约有43785项符合 的查询结果, 如下是第 1-10 项(搜索用时0.003秒)
随着新资料的不断发现,商代“寝”字的另一含义——职官名,日益引起注意,不过过去多认为寝官的职责是管理宫寝之事,只有随着安阳科学发掘的完整墓葬资料面世,研究者才提出相关资料表明“寝官也是带兵作战的武官”,为商代的寝官研究开阔了思路。
一 甲骨金文中的寝官
二 “寝某”铭文的考古发现
三 传世文献的印证
本文曾发表于:《中国社会......
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围沟内的房址经历次发掘,基本被完全揭露,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大汶口文化晚期聚落内部形态的珍贵标本。我们在这里想根据这些资料对该聚落的人口做一个估计,并进而讨论与当时社会结构有关的一些问题。
一
对史前时代人口规模的推测一直是考古学中的热门话题[1]。虽然很多学者质疑推测的准确性,但正如著名的英国考古学家G. Clark所说:“因为人口密度......
摘 要:学术界一般认为赵国都城邯郸城由郭城“大北城”和宫城群“赵王城”组成。考古发现证实,赵王城即都城邯郸城的“宫城”,建于战国时代迁都邯郸之时。赵王城由东城、西城和北城组成。西城的南北排列三座大型夯台,应为三座大型高台建筑宫殿建筑基址,这是目前所知中国古代都城之中、宫城之内南北排列最早的“三大殿”,其对后代都城之宫城的大朝正殿建设影响深远。西城中的......
全文阅读
(原文发表在《考古》2011年第4期,作者:裴安平,南京市,210097,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2003年4月,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由河南省文物局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殷墟孝民屯考古队,配合河南安阳钢铁集团120吨转炉建设工程,在安阳市孝民屯村进行大规模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截止2004年5月,田野工作结束。
孝民屯村位于殷墟文物保护区西部边沿,东北距殷墟王陵区约2公里,东距小屯宫殿区约2.5公里,属于殷墟一般保护区......
关键词:河南新砦遗址 浅穴式建筑基址 “坎”
KEY WORDS:Henan Xinzhai site shallow-pit-type building-foundation “kan坎”(sacrificiapit)
ABSTRACT:One of the important results of settlement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on the Xinzhai site the year of 2002 is the discovery of a large-sized shallow-pit-type building-foundation. The vestige lies the center......
二里头遗址是中原文明的腹心地区——洛阳盆地的一处超大型聚落[i]。遗址的主要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时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
自1959年发现以来,发掘工作持续不断,在30多个年份中进行了60余次发掘,累计发掘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发现有大面积的宫殿建筑基址群和宫城城垣,以及纵横交错的道路遗迹;发掘了大型宫殿建筑基址数座,大型青铜冶铸......
夏朝建立以前,是传说中著名的唐虞时代,这在传世和出土先秦文献中都有明确记载。如《礼记•祭义》即简括云:虞、夏、商、周,天下之圣王也。[1]
《国语•鲁语上》也指出: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近年出土的战国楚简《容成氏》则追述唐虞时期的......
全文阅读
原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1期...
我国系统的环境考古工作始于上一世纪60年代的蓝田猿人综合研究,到如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纵观这50年的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我国的考古学家历来就重视对古代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了解,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很早就开始利用出土的动物化石来分析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他依据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生态环境分析,对早期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