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郭物

发布时间:2013-11-1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郭物简介  

  郭物,男,1971年2月生于云南昆明。1995年以历史学学士学位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获博士学位。1999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研究员,主要研究新疆考古、欧亚草原考古和中西文化交流考古。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新疆队副队长。

  先后被聘为吐鲁番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北庭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三道海子文化研究院院长、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曾应邀赴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瑞典、日本、韩国、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土耳其参加学术会议和开展田野考古工作。2008年8月-2009年8月为哈佛燕京访问学者。2016年5月,为德国慕尼黑大学亚洲研究所汉学系访问学者。

  主要活动

2010年5月7日-7月2日,在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遗址开展田野考古工作。发掘大型佛教寺院僧房院落一座。并对周围地区佛教遗址进行田野考察。2010年7月9日-7月20日,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吕恩国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考古系贾什博士一道对新疆天山东段北麓以及阿尔泰地区进行考古考察。  


 
  

  参加过1994年山西天马—曲村遗址晋侯墓地、1995年北京琉璃河西周遗址、1995年云南省下关市苗圃山大理国遗址、1999年云南省剑川县石钟山石窟、1999年新疆拜城县多岗墓地、2000年德国铁器时代墓地、2001年新疆库车、拜城县古代龟兹地区矿冶遗址、2002年南京栖霞山佛教石窟、2006年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北庭西大寺佛寺和2006年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佛寺遗址的考古工作。2008年-2009年为哈佛燕京访问学者,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研究一年。

  2010年5月7日-7月2日,在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遗址开展田野考古工作。发掘大型佛教寺院僧房院落一座。并对周围地区佛教遗址进行田野考察。

  2011年7月13日-9月20日,参加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和墓葬的发掘。

  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作为“博士服务团”成员,挂职吐鲁番,担任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副局长、吐鲁番学研究院副院长。

  2013年、2014、2015年、2016年夏季,主持发掘新疆青河县三海子遗址群及墓葬。 

  2017年夏季主持发掘青河县萨尔托海乡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墓葬。

  2018年开始,主持发掘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遗址。 

  研究成果

  一、著作:

  1、郭物:《鍑中乾坤:欧亚草原与青铜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2、郭物:《国之大事:中国古代的战车战马》,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3、郭物:《马背上的信仰:欧亚草原动物风格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本书2006年被考古所评为科研成果优秀奖。

  4、郭物:《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国家社会哲学科学成果文库),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2013年11月本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人文社科类图书。本书2015年被考古所评为科研成果优秀奖一等奖。

  5、 《拜城多岗墓地》,文物出版社,2014年。考古报告,主要编撰人,第一作者。

  二、文章

  A、学术研究

  1、《青铜鍑在欧亚大陆的初传》,《欧亚学刊》第一辑,余太山主编,1999年,中华书局。

  2、《从炊食器看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游牧化》,《饮食文化研究》2001年1期。

  3、《论青铜鍑的起源》,《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一人双兽母题考》,《欧亚学刊》第五辑,余太山主编,2004年,中华书局。

  一人双兽属于纹章装饰的一种,是西亚、近东和欧亚草原等地区古代艺术中比较常见的形式。《一人双兽母题考》这篇文章从考古发现的文物出发,细致地梳理了一人双兽母题在欧亚大陆西方和东方的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结合北魏社会状况的分析以及动物风格艺术演变的规律,对宁夏固原北魏漆棺墓发现的透雕铜饰和透雕铜铺首的来源、性质和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这篇文章对欧亚大陆上下四千年流行的一人双兽母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研究,对宁夏固原北魏漆棺墓发现的透雕铜饰和透雕铜铺首的来源、性质和作用提出了新的看法,同时也为中国发现的类似文物的研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研究基础。

  5、《中国祆教艺术中的鱼马兽》,《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著,科学出版社,2005年。

  6、《东夷社会机制变革的考古学研究—以邳县大墩子M44为契机》, 《古代文明研究》(一),文物出版社,2005年。

  从邳县大墩子M44随葬品特点以及摆放位置入手,通过对墓主身份的讨论,并考察山东史前文化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而从一个微观的角度揭示了东夷在文明进程中社会机制的调整过程。这个改革的成果对中原文明的进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7、《洛庄汉墓9号坑所出部分马具及相关问题》,《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编,齐鲁书社,2006年。

  从艺术题材和特点、工艺和文化背景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山东章丘洛庄汉墓9号坑出土的部分马具,揭示了这些马具和大月氏以及匈奴可能存在的关系,指出了这些马具可能的来源以及艺术要素的源流。

  8、《新疆早期文化发展的打断现象》,《新疆文物》2006年2期。

  9、《三道海子文化初论》,《欧亚学刊》第七辑,中华书局,2007年。

  运用考古学的方法,对欧亚草原具有鹿石的考古遗存进行了研究。首次把这些发现命名为“三道海子文化”,并把这个文化分为三个类型,对这个文化的源流、发展阶段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篇文章属于在旧材料基础上提出新看法的研究,对认识卡拉苏克时代图瓦、蒙古中西部和新疆北疆的考古学文化奠定了基础,也对认识这个时期欧亚草原上诸多模糊不清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三道海子文化初论》运用考古学的方法,对欧亚草原带鹿石的考古遗存进行了研究。把这些发现命名为“三道海子文化”,并把这个文化分为三个类型,对这个文化的源流、发展阶段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个研究属于在旧材料基础上提出新看法的研究,对认识卡拉苏克时代图瓦、蒙古中西部和新疆北疆的考古学文化奠定了基础,也对认识这个时期欧亚草原上诸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10、《第二群青铜(铁)鍑在欧亚大陆的传播》,《考古学报》2007年第1期。

  详细分析了欧亚草原上发现的晚期青铜(铁)鍑的类型、时代和分布,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匈奴西迁等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被其他学者引用。

  11、《新疆及中原冶铁术来源问题的探讨》,《新疆文物》2007年2期

  12、《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佛寺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7年4期。

  13、《白虎参宿与欧亚草原》,《边疆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集刊》第一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

  《参宿白虎与欧亚草原》一文纲要发表于《中国文物报》。 中国是文明古国,农业在古代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由于农业生产授时的原因,中国古代对天象的观测和总结非常发达。其中以二十八宿最为突出,二十八宿又按四季出现的方位均分为四个天区,用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来称呼。 四象在我国起源很早,《尚书?尧典》四仲中星已有周天恒星分为四方的意思。在商代甲骨文中,东宫苍龙和西宫白虎出现有一些线索。但是作为西宫白虎中授时主星的参宿却不是太明确,从现有的材料看,三者产生关系可能在殷商之后。战国初年《左传•昭公四年》有西陆、北陆的说法,1978年湖北省随县战国初年古墓 (葬于公元前433年)出土的漆箱盖上有与二十八宿相对应的苍龙和白虎的图象,证实了四象至少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战国时代的著作《周礼》中即有四象的文字记载,但它与后世所载还不太一样。到了西汉《淮南子•天文训》(公元前二世纪) 则有现存较早的关于四象的文字记载,它与后世所传完全一致。而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灵宪》中还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过它: "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踞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中国对天文如此系统的认识应在周边的文化中留下一定的痕迹。本文注意到以参宿为代表的白虎可能很早就影响到草原民族,迄今可以作为证据的是卷曲状的豹(或虎)牌饰。中原天文知识的某些部分为这些草原民族所吸收,并根据需要,有所变通,成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广为流传。本文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北方民族对鹿和虎的崇拜、“实沈主参”等相关问题。

  14、“From western Asia to the Tianshan Mountains: on the early iron artefacts found in Xinjiang”, J. Mei and Th. Rehren (eds), Metallurgy and Civilisation: Eurasia and Beyond Archetype, London 2009, pp.107-115

  15、 《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佛寺遗址发掘与研究》,《丹丹乌里克遗址——中日共同考察研究报告》,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二作者。

  16、《秦汉时期周边和少数族地区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新疆地区》,《中国考古学》秦汉卷,科学出版社,2010年。

 17.《翻唇神兽:东方的“格里芬” 》,《欧亚学刊》第9辑,中华书局,2010年。

  欧亚草原的游牧人文化艺术中有不少是虚幻的动物,以翻唇为特点的龙形神兽就是其中一种。从现在的考古发现看,这种神兽流行的地区主要是中国北方草原、西伯利亚和贵霜统治的区域,其它地区则有一些零星的发现。本文认为这一神兽的原形是中国文化中的龙,这种以翻唇为主要特点的神兽可以追溯到内蒙古东南部新石器的文化中,是在欧亚草原东部形成的一种式样,其渊源可能是猪嘴的形象,在动物纹样构建过程中,又加入狼(虎或豹)的特征和精神。商代中晚期出现了典型的具有翻唇特点的龙形神兽,这些龙形神兽很可能和“东宫苍龙”等天象有关系,可能是商人在融会前人各地区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文化和需要所创造,后世基本沿用这种形式,而且反过来和草原地区的翻唇神兽形象有一定互动关系。活动于中国北方的民族吸收了这个式样并进行了新的创造,并传播到西伯利亚的游牧民族中,同时融入了阿尔泰、希腊和波斯文化的因素。当大月氏再次把这个纹样带到中亚时,成为贵霜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就翻唇兽的起源、发展看,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由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草原动物风格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中,与希腊一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为北方游牧人提供文化因素和艺术原形方面,起着同样的作用。

  18.《试析铜鍑器耳突起装饰的象征意义》,《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2期。

  本文对商周时期殷墟和中国北方、南西伯利亚发现的环首刀、鹿、牡羊首短剑(刀)和伊朗卢里斯坦山区发现的鹿、牡羊首锥进行分析,推测这些装饰以及在青铜鍑的耳部装饰乳突是北方民族对食草类雄性动物角写实或者抽象性的拟形,体现了对犄角的崇拜,进而也反映了对牡鹿、牡羊的崇拜,这些动物的角可能是永恒的生命树的象征。牧业文化中装饰动物犄角的器物在萨满巫术中可能具有帮助巫觋通天的功能,同时有“趋吉”和“辟邪”的功能。

  19.《新疆洛浦县山普拉墓地中的祆教因素》,《丝绸之路古国钱币暨丝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12月1日。

  80年代,新疆的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和田洛浦县山普拉墓地,山普拉墓地的时代早期为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3世纪中期;晚期为公元3世纪到公元4世纪末。我注意到在山普拉墓地文物中没有佛教信仰的迹象,有些文物或可以认为是他们信奉火祆教的证据,比如护颌罩、香囊、带纹饰的织物和马祭,根据这些考古材料,本文探讨了新疆和田地区在汉代时期受到此种古老宗教影响的可能性。根据对山普拉墓地文化渊源和文化关系的分析,本文认为与本地巫教结合的火祆教是山普拉墓地墓主的信仰之一,这种信仰在他们从“塞人故地”南迁之前就已经存在,汉代时把这种信仰带到于阗地区,后来又接受了信奉火祆教的早期贵霜文化的影响。

  20.《通过天山的沟通——从岩画看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新疆在早期青铜时代的文化》,《西域研究》,2011年3期。

  21.《中国先秦时期墓葬中的铜鍑埋藏研究》,《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宗教与历史》,罗丰 主编,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丛刊,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2011年。

  22.《欧亚草原东部的考古发现与斯基泰的早期历史文化》,《考古》2012年4期。

  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在研究斯基泰问题的过程中,新疆地区的考古发现日益为学界重视。无论是探讨丰提克地区斯基泰的来源问题,还是认识斯基泰文化同欧亚草原东部地区的关系,新疆的考古工作都具有特别的意义。从考古发现看,新疆及周边地区各支文化的兴衰与希罗多德的《历史》等文献的相关记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希罗多德记载的关于独目人、伊塞顿人和斯基泰人之间发生的连锁性事件很可能是一个真实的历史,这些事件发生的地域范围大致为图瓦地区、阿尔泰山、新疆(特别是天山以北地区)和楚河至锡尔河地区。三道海子文化可能和文献中的独目人有关系。公元前9~前8世纪左右四道沟下层文化的消失应当是三道海子文化最后西向扩散的结果,从大龙口墓地可以看出三道海子文化向天山北麓地区的扩张。阿尔泰、木垒和哈萨克斯坦发现的卷曲纹动物风格牌饰反映了三道海子文化扩张的范围。西迁前的斯基泰人应当分布于乌鲁木齐以西至锡尔河以东的地区,如果考虑到马萨革泰人的控制区域,那么斯基泰人公元前8世纪前生活的区域应当是锡尔河以东至伊犁的地区,主要是哈萨克斯坦草原的某个区域。这样看,大致可以明白,《历史》的记载不是空穴来风,应当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重大事件。从先斯基泰时期的鹿石、铜镞和铜鍑等发现看,在东部游牧部落大规模西迁之前,南俄草原及北高加索一带和天山北麓东段已经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些文化交流为公元前8世纪以前发生在欧亚大陆上的多米诺民族西迁运动提供了一个有利的背景,新疆阿尔泰山和天山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兴衰可能与此有关系。引起这个民族大迁徙的原因可能很多,首先是三道海子文化在特定地理、生态和政治环境中自身的发展,另外这个文化和中原商周文化多方面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23.《新疆和田达玛沟3号佛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12年10期。第一作者

  24.《边地文化传播带:以石寨山文化的考古发现为中心》,《考古学视野下的城市、工艺传统和中西文化交流:刘庆柱先生七十华诞祝寿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3年。

  通过考古资料,详细论证了战国秦汉时期,穿插于兴安岭、阴山、贺兰山、藏彝走廊、河西走廊、阿尔泰山、天山、云贵高原、珠江流域、南亚次大陆等地的一个“X”形的边地文化传播地带的存在,探讨了这个交通网络同草原、绿洲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及区别,揭示了边地文化传播地带独特的历史价值。

  对于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国内地不同地区之间的互动,秦汉帝国的形成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著:《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考古》2013年第7期。第三作者

  26.《从石峁遗址的石人看龙山时代中国北方同欧亚草原的交流》,《早期丝绸之路暨早期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14年。

  27.《新疆青河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考古新收获》, 《西域研究》 2014年第1期。

  28.《从乌苏至乌鲁木齐:有待深入研究的史前重要的文化传播地带》,《新疆驿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共玛纳斯县委员会、玛纳斯县乐土驿镇委员会主编, 2014年

  29.《从石峁遗址的石人看龙山时代中国北方同欧亚草原的交流》,《早期丝绸之路暨早期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14年。

  30.《和田考古简史》,《博物新知丛书•于阗六篇: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学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

  31.《序章》,《古代内陆欧亚史纲》,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23页。

  32.《黄文弼与新疆史前考古》,《西域考古•史地•语言研究新视野——黄文弼与中瑞西北考查团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9-38页。

  33.       ,109-123.
  34.《固原史诃耽夫妻合葬墓所出宝石印章图案考》,《考古与文物》2015年第5期,96-101页。

  35.《考古视野下的吐火罗问题》,《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续)——王仲殊先生九十华诞纪念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5年9月,第373-403页。

  3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河县三道海子遗址群的考古发现及初步研究》,《中国北方及蒙古、贝加尔、西伯利亚地区古代文化(上)》,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287-292页。

  37.《南西伯利亚早期游牧王国王族墓地的景观、布局和形制》,《欧亚学刊》2016年新3辑。

  38.《2015年新疆青河县查干郭勒乡考古新收获》,《西域研究》2016年第1期。

  B、综述

  1.《欧亚草原考古概述》,《西域研究》,2002年1期。

  2.《汉唐边疆民族考古遗存》,《干部学习教材》,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1987年文章摘编,文物出版社,2003年。

  4.《中国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9月16日第2版。

  5.《推动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10月9日。

  6.《伊拉克文物的劫後餘生》,郭 物編譯,Marc Deville/Gamma撰文/ Philippe Flandrin/Gamma攝影《DEEP-中国科学探险》2004年8月总第九期。

  7.《欧亚草原考古的一个窗口——<古代互动:欧亚大陆的东方和西方>评介》,《九州学林》第七辑,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8. 《新疆天山地区公元前一千纪的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国文物报》2005年11月4日第7版。

  9.《第六届世界冶金史大会纪要》,《中国文物报》2006年10月20日。

  10.《一个民族走向世界的天路历程:林梅村教授新著〈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评介》,《中华读书报》2007年3月7日六版。

  11.《考古所“青年考古论坛”纪要》,《中国文物报》、负责考古所“青年学术论坛”纪要的编写,并发表在《中国文物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以及考古网站。

  12.完成《长江上游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状况调研报告》初稿,完成《长江上游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状况调研及“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论坛”纪要》。并发表在《中国文物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以及考古网站。

  13.《汉代新疆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考古学》多卷本,科学出版社,2010年。。

  14.完成《“边疆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论坛•2009”纪要》。并发表在《中国文物报》以及考古网站。约1万字。

  15.郭物:《博学笃志,业精于勤。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刘庆柱先生的治学之路》,《美术观察》 2007年10期 。

  16.《云考古的理想与现实挑战》,《中国文物报》2012年10月12日7版。

  17.《从石峁遗址的石人看龙山时代中国北方同欧亚草原的交流》,《中国文物报》2013年8月2日6版。

  18.郭物:《从马背上的通道走向丝绸之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5月19日。

  19.Guo Wu, “Cooking Vessels,Metal”, Archaeology of Food: An Encyclopedia: 2 Volumes, Karen Bescherer Metheny, Mary C. Beaudry(e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5, pp.118-121.

  20.中日文《云冈石窟》第八、九卷,译著,科学出版社, 2016年。

  新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秦汉时期“长城烽燧”、“尼雅遗址”、“居延烽燧”,通论部分“遗迹”、“洞穴”,西亚、中亚和南亚全部辞条的修订补充工作。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人员信息库

郭物

发布时间:2013-11-11

  郭物简介  

  郭物,男,1971年2月生于云南昆明。1995年以历史学学士学位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获博士学位。1999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研究员,主要研究新疆考古、欧亚草原考古和中西文化交流考古。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新疆队副队长。

  先后被聘为吐鲁番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北庭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三道海子文化研究院院长、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曾应邀赴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瑞典、日本、韩国、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土耳其参加学术会议和开展田野考古工作。2008年8月-2009年8月为哈佛燕京访问学者。2016年5月,为德国慕尼黑大学亚洲研究所汉学系访问学者。

  主要活动

2010年5月7日-7月2日,在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遗址开展田野考古工作。发掘大型佛教寺院僧房院落一座。并对周围地区佛教遗址进行田野考察。2010年7月9日-7月20日,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吕恩国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考古系贾什博士一道对新疆天山东段北麓以及阿尔泰地区进行考古考察。  


 
  

  参加过1994年山西天马—曲村遗址晋侯墓地、1995年北京琉璃河西周遗址、1995年云南省下关市苗圃山大理国遗址、1999年云南省剑川县石钟山石窟、1999年新疆拜城县多岗墓地、2000年德国铁器时代墓地、2001年新疆库车、拜城县古代龟兹地区矿冶遗址、2002年南京栖霞山佛教石窟、2006年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北庭西大寺佛寺和2006年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佛寺遗址的考古工作。2008年-2009年为哈佛燕京访问学者,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研究一年。

  2010年5月7日-7月2日,在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遗址开展田野考古工作。发掘大型佛教寺院僧房院落一座。并对周围地区佛教遗址进行田野考察。

  2011年7月13日-9月20日,参加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和墓葬的发掘。

  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作为“博士服务团”成员,挂职吐鲁番,担任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副局长、吐鲁番学研究院副院长。

  2013年、2014、2015年、2016年夏季,主持发掘新疆青河县三海子遗址群及墓葬。 

  2017年夏季主持发掘青河县萨尔托海乡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墓葬。

  2018年开始,主持发掘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遗址。 

  研究成果

  一、著作:

  1、郭物:《鍑中乾坤:欧亚草原与青铜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2、郭物:《国之大事:中国古代的战车战马》,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3、郭物:《马背上的信仰:欧亚草原动物风格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本书2006年被考古所评为科研成果优秀奖。

  4、郭物:《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国家社会哲学科学成果文库),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2013年11月本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人文社科类图书。本书2015年被考古所评为科研成果优秀奖一等奖。

  5、 《拜城多岗墓地》,文物出版社,2014年。考古报告,主要编撰人,第一作者。

  二、文章

  A、学术研究

  1、《青铜鍑在欧亚大陆的初传》,《欧亚学刊》第一辑,余太山主编,1999年,中华书局。

  2、《从炊食器看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游牧化》,《饮食文化研究》2001年1期。

  3、《论青铜鍑的起源》,《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一人双兽母题考》,《欧亚学刊》第五辑,余太山主编,2004年,中华书局。

  一人双兽属于纹章装饰的一种,是西亚、近东和欧亚草原等地区古代艺术中比较常见的形式。《一人双兽母题考》这篇文章从考古发现的文物出发,细致地梳理了一人双兽母题在欧亚大陆西方和东方的发展历史。在此基础上,结合北魏社会状况的分析以及动物风格艺术演变的规律,对宁夏固原北魏漆棺墓发现的透雕铜饰和透雕铜铺首的来源、性质和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这篇文章对欧亚大陆上下四千年流行的一人双兽母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研究,对宁夏固原北魏漆棺墓发现的透雕铜饰和透雕铜铺首的来源、性质和作用提出了新的看法,同时也为中国发现的类似文物的研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研究基础。

  5、《中国祆教艺术中的鱼马兽》,《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编著,科学出版社,2005年。

  6、《东夷社会机制变革的考古学研究—以邳县大墩子M44为契机》, 《古代文明研究》(一),文物出版社,2005年。

  从邳县大墩子M44随葬品特点以及摆放位置入手,通过对墓主身份的讨论,并考察山东史前文化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而从一个微观的角度揭示了东夷在文明进程中社会机制的调整过程。这个改革的成果对中原文明的进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7、《洛庄汉墓9号坑所出部分马具及相关问题》,《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汉代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编,齐鲁书社,2006年。

  从艺术题材和特点、工艺和文化背景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山东章丘洛庄汉墓9号坑出土的部分马具,揭示了这些马具和大月氏以及匈奴可能存在的关系,指出了这些马具可能的来源以及艺术要素的源流。

  8、《新疆早期文化发展的打断现象》,《新疆文物》2006年2期。

  9、《三道海子文化初论》,《欧亚学刊》第七辑,中华书局,2007年。

  运用考古学的方法,对欧亚草原具有鹿石的考古遗存进行了研究。首次把这些发现命名为“三道海子文化”,并把这个文化分为三个类型,对这个文化的源流、发展阶段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篇文章属于在旧材料基础上提出新看法的研究,对认识卡拉苏克时代图瓦、蒙古中西部和新疆北疆的考古学文化奠定了基础,也对认识这个时期欧亚草原上诸多模糊不清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三道海子文化初论》运用考古学的方法,对欧亚草原带鹿石的考古遗存进行了研究。把这些发现命名为“三道海子文化”,并把这个文化分为三个类型,对这个文化的源流、发展阶段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个研究属于在旧材料基础上提出新看法的研究,对认识卡拉苏克时代图瓦、蒙古中西部和新疆北疆的考古学文化奠定了基础,也对认识这个时期欧亚草原上诸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10、《第二群青铜(铁)鍑在欧亚大陆的传播》,《考古学报》2007年第1期。

  详细分析了欧亚草原上发现的晚期青铜(铁)鍑的类型、时代和分布,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匈奴西迁等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被其他学者引用。

  11、《新疆及中原冶铁术来源问题的探讨》,《新疆文物》2007年2期

  12、《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佛寺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7年4期。

  13、《白虎参宿与欧亚草原》,《边疆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集刊》第一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

  《参宿白虎与欧亚草原》一文纲要发表于《中国文物报》。 中国是文明古国,农业在古代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由于农业生产授时的原因,中国古代对天象的观测和总结非常发达。其中以二十八宿最为突出,二十八宿又按四季出现的方位均分为四个天区,用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来称呼。 四象在我国起源很早,《尚书?尧典》四仲中星已有周天恒星分为四方的意思。在商代甲骨文中,东宫苍龙和西宫白虎出现有一些线索。但是作为西宫白虎中授时主星的参宿却不是太明确,从现有的材料看,三者产生关系可能在殷商之后。战国初年《左传•昭公四年》有西陆、北陆的说法,1978年湖北省随县战国初年古墓 (葬于公元前433年)出土的漆箱盖上有与二十八宿相对应的苍龙和白虎的图象,证实了四象至少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战国时代的著作《周礼》中即有四象的文字记载,但它与后世所载还不太一样。到了西汉《淮南子•天文训》(公元前二世纪) 则有现存较早的关于四象的文字记载,它与后世所传完全一致。而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灵宪》中还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过它: "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踞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中国对天文如此系统的认识应在周边的文化中留下一定的痕迹。本文注意到以参宿为代表的白虎可能很早就影响到草原民族,迄今可以作为证据的是卷曲状的豹(或虎)牌饰。中原天文知识的某些部分为这些草原民族所吸收,并根据需要,有所变通,成为其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广为流传。本文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北方民族对鹿和虎的崇拜、“实沈主参”等相关问题。

  14、“From western Asia to the Tianshan Mountains: on the early iron artefacts found in Xinjiang”, J. Mei and Th. Rehren (eds), Metallurgy and Civilisation: Eurasia and Beyond Archetype, London 2009, pp.107-115

  15、 《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达玛沟佛寺遗址发掘与研究》,《丹丹乌里克遗址——中日共同考察研究报告》,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二作者。

  16、《秦汉时期周边和少数族地区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新疆地区》,《中国考古学》秦汉卷,科学出版社,2010年。

 17.《翻唇神兽:东方的“格里芬” 》,《欧亚学刊》第9辑,中华书局,2010年。

  欧亚草原的游牧人文化艺术中有不少是虚幻的动物,以翻唇为特点的龙形神兽就是其中一种。从现在的考古发现看,这种神兽流行的地区主要是中国北方草原、西伯利亚和贵霜统治的区域,其它地区则有一些零星的发现。本文认为这一神兽的原形是中国文化中的龙,这种以翻唇为主要特点的神兽可以追溯到内蒙古东南部新石器的文化中,是在欧亚草原东部形成的一种式样,其渊源可能是猪嘴的形象,在动物纹样构建过程中,又加入狼(虎或豹)的特征和精神。商代中晚期出现了典型的具有翻唇特点的龙形神兽,这些龙形神兽很可能和“东宫苍龙”等天象有关系,可能是商人在融会前人各地区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文化和需要所创造,后世基本沿用这种形式,而且反过来和草原地区的翻唇神兽形象有一定互动关系。活动于中国北方的民族吸收了这个式样并进行了新的创造,并传播到西伯利亚的游牧民族中,同时融入了阿尔泰、希腊和波斯文化的因素。当大月氏再次把这个纹样带到中亚时,成为贵霜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就翻唇兽的起源、发展看,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由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草原动物风格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中,与希腊一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为北方游牧人提供文化因素和艺术原形方面,起着同样的作用。

  18.《试析铜鍑器耳突起装饰的象征意义》,《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2期。

  本文对商周时期殷墟和中国北方、南西伯利亚发现的环首刀、鹿、牡羊首短剑(刀)和伊朗卢里斯坦山区发现的鹿、牡羊首锥进行分析,推测这些装饰以及在青铜鍑的耳部装饰乳突是北方民族对食草类雄性动物角写实或者抽象性的拟形,体现了对犄角的崇拜,进而也反映了对牡鹿、牡羊的崇拜,这些动物的角可能是永恒的生命树的象征。牧业文化中装饰动物犄角的器物在萨满巫术中可能具有帮助巫觋通天的功能,同时有“趋吉”和“辟邪”的功能。

  19.《新疆洛浦县山普拉墓地中的祆教因素》,《丝绸之路古国钱币暨丝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11年12月1日。

  80年代,新疆的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和田洛浦县山普拉墓地,山普拉墓地的时代早期为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3世纪中期;晚期为公元3世纪到公元4世纪末。我注意到在山普拉墓地文物中没有佛教信仰的迹象,有些文物或可以认为是他们信奉火祆教的证据,比如护颌罩、香囊、带纹饰的织物和马祭,根据这些考古材料,本文探讨了新疆和田地区在汉代时期受到此种古老宗教影响的可能性。根据对山普拉墓地文化渊源和文化关系的分析,本文认为与本地巫教结合的火祆教是山普拉墓地墓主的信仰之一,这种信仰在他们从“塞人故地”南迁之前就已经存在,汉代时把这种信仰带到于阗地区,后来又接受了信奉火祆教的早期贵霜文化的影响。

  20.《通过天山的沟通——从岩画看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新疆在早期青铜时代的文化》,《西域研究》,2011年3期。

  21.《中国先秦时期墓葬中的铜鍑埋藏研究》,《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宗教与历史》,罗丰 主编,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丛刊,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2011年。

  22.《欧亚草原东部的考古发现与斯基泰的早期历史文化》,《考古》2012年4期。

  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在研究斯基泰问题的过程中,新疆地区的考古发现日益为学界重视。无论是探讨丰提克地区斯基泰的来源问题,还是认识斯基泰文化同欧亚草原东部地区的关系,新疆的考古工作都具有特别的意义。从考古发现看,新疆及周边地区各支文化的兴衰与希罗多德的《历史》等文献的相关记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希罗多德记载的关于独目人、伊塞顿人和斯基泰人之间发生的连锁性事件很可能是一个真实的历史,这些事件发生的地域范围大致为图瓦地区、阿尔泰山、新疆(特别是天山以北地区)和楚河至锡尔河地区。三道海子文化可能和文献中的独目人有关系。公元前9~前8世纪左右四道沟下层文化的消失应当是三道海子文化最后西向扩散的结果,从大龙口墓地可以看出三道海子文化向天山北麓地区的扩张。阿尔泰、木垒和哈萨克斯坦发现的卷曲纹动物风格牌饰反映了三道海子文化扩张的范围。西迁前的斯基泰人应当分布于乌鲁木齐以西至锡尔河以东的地区,如果考虑到马萨革泰人的控制区域,那么斯基泰人公元前8世纪前生活的区域应当是锡尔河以东至伊犁的地区,主要是哈萨克斯坦草原的某个区域。这样看,大致可以明白,《历史》的记载不是空穴来风,应当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重大事件。从先斯基泰时期的鹿石、铜镞和铜鍑等发现看,在东部游牧部落大规模西迁之前,南俄草原及北高加索一带和天山北麓东段已经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些文化交流为公元前8世纪以前发生在欧亚大陆上的多米诺民族西迁运动提供了一个有利的背景,新疆阿尔泰山和天山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兴衰可能与此有关系。引起这个民族大迁徙的原因可能很多,首先是三道海子文化在特定地理、生态和政治环境中自身的发展,另外这个文化和中原商周文化多方面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23.《新疆和田达玛沟3号佛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12年10期。第一作者

  24.《边地文化传播带:以石寨山文化的考古发现为中心》,《考古学视野下的城市、工艺传统和中西文化交流:刘庆柱先生七十华诞祝寿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3年。

  通过考古资料,详细论证了战国秦汉时期,穿插于兴安岭、阴山、贺兰山、藏彝走廊、河西走廊、阿尔泰山、天山、云贵高原、珠江流域、南亚次大陆等地的一个“X”形的边地文化传播地带的存在,探讨了这个交通网络同草原、绿洲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及区别,揭示了边地文化传播地带独特的历史价值。

  对于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国内地不同地区之间的互动,秦汉帝国的形成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著:《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考古》2013年第7期。第三作者

  26.《从石峁遗址的石人看龙山时代中国北方同欧亚草原的交流》,《早期丝绸之路暨早期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14年。

  27.《新疆青河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考古新收获》, 《西域研究》 2014年第1期。

  28.《从乌苏至乌鲁木齐:有待深入研究的史前重要的文化传播地带》,《新疆驿站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共玛纳斯县委员会、玛纳斯县乐土驿镇委员会主编, 2014年

  29.《从石峁遗址的石人看龙山时代中国北方同欧亚草原的交流》,《早期丝绸之路暨早期秦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14年。

  30.《和田考古简史》,《博物新知丛书•于阗六篇:丝绸之路上的考古学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

  31.《序章》,《古代内陆欧亚史纲》,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23页。

  32.《黄文弼与新疆史前考古》,《西域考古•史地•语言研究新视野——黄文弼与中瑞西北考查团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第19-38页。

  33.       ,109-123.
  34.《固原史诃耽夫妻合葬墓所出宝石印章图案考》,《考古与文物》2015年第5期,96-101页。

  35.《考古视野下的吐火罗问题》,《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续)——王仲殊先生九十华诞纪念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5年9月,第373-403页。

  3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河县三道海子遗址群的考古发现及初步研究》,《中国北方及蒙古、贝加尔、西伯利亚地区古代文化(上)》,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287-292页。

  37.《南西伯利亚早期游牧王国王族墓地的景观、布局和形制》,《欧亚学刊》2016年新3辑。

  38.《2015年新疆青河县查干郭勒乡考古新收获》,《西域研究》2016年第1期。

  B、综述

  1.《欧亚草原考古概述》,《西域研究》,2002年1期。

  2.《汉唐边疆民族考古遗存》,《干部学习教材》,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1987年文章摘编,文物出版社,2003年。

  4.《中国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展望》,《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9月16日第2版。

  5.《推动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10月9日。

  6.《伊拉克文物的劫後餘生》,郭 物編譯,Marc Deville/Gamma撰文/ Philippe Flandrin/Gamma攝影《DEEP-中国科学探险》2004年8月总第九期。

  7.《欧亚草原考古的一个窗口——<古代互动:欧亚大陆的东方和西方>评介》,《九州学林》第七辑,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8. 《新疆天山地区公元前一千纪的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国文物报》2005年11月4日第7版。

  9.《第六届世界冶金史大会纪要》,《中国文物报》2006年10月20日。

  10.《一个民族走向世界的天路历程:林梅村教授新著〈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评介》,《中华读书报》2007年3月7日六版。

  11.《考古所“青年考古论坛”纪要》,《中国文物报》、负责考古所“青年学术论坛”纪要的编写,并发表在《中国文物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以及考古网站。

  12.完成《长江上游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状况调研报告》初稿,完成《长江上游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状况调研及“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论坛”纪要》。并发表在《中国文物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以及考古网站。

  13.《汉代新疆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考古学》多卷本,科学出版社,2010年。。

  14.完成《“边疆民族考古与民族考古学论坛•2009”纪要》。并发表在《中国文物报》以及考古网站。约1万字。

  15.郭物:《博学笃志,业精于勤。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刘庆柱先生的治学之路》,《美术观察》 2007年10期 。

  16.《云考古的理想与现实挑战》,《中国文物报》2012年10月12日7版。

  17.《从石峁遗址的石人看龙山时代中国北方同欧亚草原的交流》,《中国文物报》2013年8月2日6版。

  18.郭物:《从马背上的通道走向丝绸之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5月19日。

  19.Guo Wu, “Cooking Vessels,Metal”, Archaeology of Food: An Encyclopedia: 2 Volumes, Karen Bescherer Metheny, Mary C. Beaudry(e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15, pp.118-121.

  20.中日文《云冈石窟》第八、九卷,译著,科学出版社, 2016年。

  新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秦汉时期“长城烽燧”、“尼雅遗址”、“居延烽燧”,通论部分“遗迹”、“洞穴”,西亚、中亚和南亚全部辞条的修订补充工作。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